2025两会保电|当好一线“风光哨兵”——华电冀北新能源全国两会保供现场观察

谷庆华 王静

  3月4日,走进河北华电冀北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北新能源”)宽敞明亮的集控中心,电子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更新的图表和曲线映入眼帘。运行值班人员正在通过智慧平台系统,对企业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进行全面巡检。

  据运行值班员介绍,一旦风光设备参数出现异常,系统便会发出警报,随即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便会呈现在运行值班员面前。

  冀北新能源已投产运行风电场11个、光伏电站10个,主要分布在河北张家口地区的康保、沽源、尚义、蔚县、阳原、怀安和承德的丰宁、滦平,总装机容量235.3万千瓦,其中风电179.3万千瓦、光伏56万千瓦。

  “点多面广、项目分散是企业的主要特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难点。”冀北新能源副总经理张文宝介绍道,为做好电力保供工作,企业“多管齐下”加大安全生产管控力度,全力当好两会保电一线的“风光哨兵”。

  在九龙泉风电场,搭载红外热成像模块的无人机,正在实施自动巡线拍摄。

  工作人员将拍摄的照片录入到无人机自动巡检及图像识别系统内,便可以对风机叶片和光伏板完成首轮诊断,而可疑目标将触发人工复核流程,做进一步诊断。“‘空中’与‘地面’协同配合,使巡检效率提升1倍以上,线路缺陷发现准确率提高至95%。”冀北新能源运维人员说。

  这得益于企业大力推行的区域化生产管理模式。

  该公司对分散在各县的风、光场站进行了科学整合,结合“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的上线,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起“平台预警—区域联动—场站处置”的三级响应机制,实现了生产数据集中和分析、设备隐患预警和主动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月2日起,受寒潮影响,河北省迎来一轮雨雪降温天气。

  做好保供工作,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冀北新能源生产一线运维人员迅速行动,对企业风光场站的集电线路、风电机组和升压站户外设备等开展全面巡检,全力保障供电安全。

  自2024年3月起,该公司围绕解决安全生产领域难点问题,开展了“揭榜挂帅”活动,实施课题8项,组织完成较大及以上技改16项,项目完成率100%。通过治理,驰盛风电场风功率预测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王悦梁风电场AVC合格率由当年1~4月的平均70.8%提升到5~9月的平均90.3%,企业全年“零非停”,风机可利用率达99.95%。

  编制新能源企业不安全事件典型案例汇编,制定防人身伤害重点措施,实施年度安全岗位星级评定,将考核结果与职业发展通道挂钩……该公司大力创新建立安全生产项目管理机制。

  2月21日以来,以“岗位应知应会全覆盖、安全技能考核精准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考试相继开展。考试设立3个考场,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包含外委人员在内,超400人参加考试,实现了100%全覆盖。

  该公司还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机制建设。

  2月初,该公司针对春季气温回升、草木生长,但多风少雨、天干物燥防火压力大的重点区域,开展消防演练。结合应急演练,对各风光场站风机、箱变、光伏汇流箱等高压电气设备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电缆夹层、升压站危废库等高风险易燃易爆区域,落实防火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做好绿电保供,设备既要稳得住,还要发得出。这离不开风光机组能效的不断提升。

  2024年,冀北新能源相继实施了九龙泉风电场一、二、三期机组谐振改造,风机叶片梯次利用批次改造,充分挖掘企业老旧风机潜能,提高发电能力。

  “以九龙泉风电场二期为例,2024年梯次利用改造风机31台,今年1月1日至2月27日,该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约514小时,较同期未改造的机组高了约95小时。”冀北新能源生产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企业还充分利用现有光伏项目场地资源,实施了光伏电站补容,如实施补容后的翁家湾光伏电站,预计2025年可增加发电量约300万千瓦时,场站整体利用小时数提升约100小时。

  当风掠过张垣大地,当阳光倾泻在张垣大地,昼夜旋转的风机叶片、整齐排列的光伏矩阵,这些曾经助力北京举办冬奥会的绿色电流,编织着风光的经纬,在冀北新能源“风光哨兵”的精心护卫下,汇入冀北电网,保障两会用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力。

责任编辑:闫弘旭

来源:中国电力报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