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光伏行业规范发展
市场手段与政策引导并行 促进产能优化升级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邱燕超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明确提出要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转而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光伏行业“内卷”严重的当下,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成为趋势,中国光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渐浓。
多位业内专家强调,创新是驱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引导光伏行业走向规范发展之路,关键在于注重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减少单纯依赖扩大产能推动发展的有力支撑,将为光伏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引领行业稳步前行。
加强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
工信部时隔三年再次发布规范条件,为引导光伏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释放了信号。
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光伏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成为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通过加强专利保护,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避免单纯扩大产能造成的大而不强。
“光伏行业原先的制造条件更多对环保、能耗等技术指标作出规定和要求,但是现在的中国光伏行业进入‘领跑者’的新阶段,需要探索更多未知,因而更需要保护核心专利和知识产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向中能传媒记者介绍道。当前,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专利或收购专利的途径,不仅构筑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壁垒,也表明了整个行业对专利重视的趋势。
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吸引更多资源向光伏领域集聚,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向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要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要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并且对协同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共享,建立行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新生态。”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
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进一步指出,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将日益成为企业家的坚实后盾,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将收益投入到研发、创新及持续改进之中。这一趋势将促进形成一个以知识产权安全感为核心的正向企业生态,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过剩产能出清应交给市场
虽然行业对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进行了乐观预计,但对于何时能改变“价减量增”局面尚未可知。
光伏行业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然而,产能优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市场化手段与政策引导并行。
“我们将加快修订和完善新一版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编制发布光伏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升产品技术指标要求,加强对回收产业的布局和知识产权的规范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李婷表示。
加快修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提升技术指标等一系列举措为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接下来探讨解决当前供需错配问题提供了思路。
记者注意到,《规范条件》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提高至30%。
“提高门槛将使行业资源更加集中于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头部企业,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市场集中度,更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技术和产品的持续升级。”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规范条件》中对光伏制造各环节的技术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新建及改扩建的n型单晶硅电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需达到26%以上。这一规定为企业设定了技术进步的方向。
“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晓斌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泰新能相关负责人指出,政策引导下的技术创新将成为光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光电转换效率等关键指标的突破。同时,严格的能耗和环保要求也将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推动光伏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张晓斌建议,针对产能出清问题,应让市场充分竞争后淘汰落后产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不应该简单支持那些已经要走入困境或者即将被出清的企业。
此外,行业专家呼吁,扩大内需、打破垄断,加速光伏产业集聚,以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为导向,使全社会资金资源实现更优配置,避免盲目扩张与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余璇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