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巡检微应用红外检测平台累计智能识别超73万张红外测温图片,这是湖北输电专业无人机巡检体系六大作业场景中声光飞行检测(红外测温)场景应用的生动实践,意味着国网湖北电力实现全国首个无人机红外检测平台规模化应用。
以往,输电运维人员在审核红外图片时,从图片命名到打开分析软件,再到部件标注及报告填写等,整个工序繁杂且存在缺陷误判漏判频繁、发热原因难以辨识等诸多问题。每名运维人员每天仅能靠人眼识别80张图片,严重制约了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
面对难题,国网湖北电力设备部组织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省级机巡管理中心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全力开展红外算法研发与系统应用研究。历时近1年,成功攻克人工智能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技术。该技术精心构建红外图像温度提取模型,准确提取如复合绝缘子、耐张线夹、引流板等易发热部件的图像特征,有效排除了无关背景干扰,精准获取了设备温度矩阵。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在复杂背景下对海量无人机红外图像的高效、精准处理。红外巡检图像算法也顺利通过国网公司第一批红外算法评价测试,并在无人机巡检微应用中实现统一部署应用,支持多机型红外图片线上识别及成果闭环,检测速度高达24000张/日。
“报告,平台识别到130号中相大号侧第1子导线耐张线夹发热,最大温差45.2摄氏度,达到严重缺陷,请立即处置!”近日,湖北送变电公司工作人员沈文发现500千伏玉孝一回线缺陷后,立刻下载缺陷报告提报公司进行技术评估后,安排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紧固引流板螺栓完成消缺工作。
“图片检测步骤简化,‘智慧’检测将运维人员从繁琐的业务流程中解放出来,工作效率倍增。”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机巡中心李杰豪介绍,有了新型智能红外检测平台,无人机操作人员只需使用湖北统一飞控软件完成飞行,照片即可实现一键命名、自动回传。再经过平台检测,数据分析人员就能从海量图片中精准锁定发热缺陷,识别效率相较于以往提高了5倍以上。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湖北全省累计完成6.3万基声光飞行检测(红外测温)标准命名航线规划、3.6万基杆塔测温工作,荆门、宜昌、武汉、超高压等单位也相继利用平台发现发热典型缺陷,完成500千伏光钢二回、220千伏掇枣一回、220千伏木滩线等线路消缺,确保了迎峰度夏期间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无人机红外检测平台的规模应用,是国网湖北电力提升电网数智化水平和供电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攻关团队将继续深耕细作,重点开展关键部位算法提升、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比对分析历史红外检测数据,更全面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温度变化趋势,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科学依据。(郑小敏 田巧雨 刘龙龙 郭晖)
责任编辑:江蓬新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