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领域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地的重点领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方案》发出引发各方广泛关注。行业人士一致认为,《方案》从短期看利好设备制造业,中长期来看对地方政府经济有稳定长期的拉动作用。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地、各能源央企正纷纷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设备更新实施路径。广东提出,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动油气基础设施更新改造,2024—2025年全省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力争达到280亿元。广西提出,力争2024—2027年能源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超400亿元。
企业方面,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国家电网公司今年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比去年新增711亿元,新增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联系、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南方电网公司正全面推进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预计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
巨大的能源设备资产规模,是我国能源工业和经济实力的生动体现。有测算显示,能源设备更新换代、以旧换新、循环利用将迎来新的机遇,带动形成上万亿元市场。这也意味着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和能效提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提升。下一步,如何让“大道理”切实转为实际行动还得进一步统一认识。
首先,推动能源设备更新的内生动力来自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围绕技术创新来推动国内能源设备更新工作,才能产生持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能源设备生产企业的经营者要有主动创新、敢于挑战的奋斗者精神。能源设备的更新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新旧替换,需针对市场中真实、普遍、具体的需求,前瞻性、针对性地进行设备的开发与设计,在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
再次,能源设备生产企业应把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走好“内生外延”两条路。在推动内部科技创新的同时,企业也要积极牵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业团队,通过共同孵化、战略投资等方式,缩短成果转化时间,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所需设备的落地速度。
最后,还需主动牵手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主动使用科研成果评估、项目回报评估、客户信用评估、设备能耗评估、出口风险评估等专业性服务,及时消除信息不对称,了解技术创新、设备更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机遇,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同时,更好推动能源设备更新。(张栋钧 关子晴)
责任编辑:余璇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