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由“自愿核发”向“全量核发”——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新能源交易部副主任张楠

由“自愿核发”向“全量核发”
——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新能源交易部副主任张楠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邱燕超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上线后,电力交易机构与国家能源局设立网络专线,实现电力交易机构与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的数据互通。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新能源交易部副主任张楠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电力交易机构将通过网络专线交互电量信息,支撑绿证由“自愿核发”向“全量核发”转变。

  中能传媒:请您介绍一下《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以下简称“绿证1044号文件)实施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不同类型发电项目绿电交易量或绿证交易量变化情况。

  张楠:绿证1044号文件对推动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2024年绿电交易规模已突破1000亿千瓦时,交易绿证近6000万张,市场呈现出整体需求旺盛、交易规模稳步扩大的良好发展态势,绿电绿证得到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和认同,大量企业将购买绿电绿证作为获得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主要途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已成为我国绿证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平台。

  中能传媒: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上线运行后,目前电网企业、电力交易中心相关电量数据覆盖项目的情况如何?

  张楠:目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已经按照国家能源局全覆盖工作要求,组织各单位完成建档立卡项目档案匹配,同时也在开展其他准备工作。

  系统建成后,要求以电网企业、交易机构提供的数据为基础核发绿证,这是对绿证核发机制的重大调整。交易机构将在推行绿证制度、促进绿证全覆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权益的载体,以绿电绿证交易方式有偿转让,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同时电力用户获得绿证作为消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凭证,绿证核发基础数据归集工作必须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将确保绿证核发基础数据完整、准确,服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时获取绿证。

  中能传媒: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建设过程中,电力交易机构做了哪些具体配合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后续还有哪些需要继续推动改进的方面?

  张楠:一是指导各单位开展数据归集和上传工作,建立电量数据统一归集和传输机制,汇总成为全面、准确的绿证核发基础数据,为向国家能源局上传数据,支撑绿证全覆盖做好准备。

  二是研发了信息平台支撑数据归集上传,为推动绿证全覆盖提供技术和平台保障。

  三是大力推进数据归集工作,组织各单位加快推进功能部署、数据归集和信息上传,敦促各单位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实现数据统一归集。

  四是全力配合国家能源局新系统接口调试和模拟试运行。按照绿证核发和交易管理子系统接口规范及模拟运行实施方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投入近500人天的工作量,于6月10日完成全部核发数据接口联调,6月18日完成交易数据接口联调,6月23日完成系统压力测试及模拟试运行。按照国家能源局明确的绿证全覆盖流程要求,7月下旬完成首批电量数据归集,支撑绿证核发。

  中能传媒:您对促进绿证绿电交易,培育绿证市场积极发展有什么建议?

  张楠:要加大对绿证的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提升绿证社会和国际影响力。健全完善绿证交易机制,促进绿证交易规模提升,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绿证交易服务。加快国际标准研制,推动将我国能源电力绿色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做好绿电系列国际标准编制及发布,提升我国绿证绿电的国际认可度,推动中国绿电交易、消费核算和认证的技术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有效应对未来欧美碳关税机制,为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支撑。

  加强绿证制度与碳市场、能耗双控、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衔接,推动企业通过购买绿证绿电实现碳减排、控制能耗总量和强度、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让绿证真正成为各类政策、市场场景中的“硬通货”。

  建立绿证核销机制,健全绿证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证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证明企业在已经消费的全部能源电力中,哪一部分包含了绿色环境权益,同时避免绿色环境权益被重复使用。国际上各类绿证机制均建立了规范的绿证核销或退出机制,证明环境权益已经被使用,保障环境权益不被重复利用,企业对绿证核销也存在着强烈的需求。我们建议参考国际上的各类绿证机制设计,研究建立我国绿证的核销机制,推动绿证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形成闭环,实现我国绿证与各类国际绿证机制趋同,提高我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

责任编辑:余璇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